当前位置:首页 > 正文
古代文献中如何定义恶?要用文献中的原句并说明出处。_古文中的恶是什么意思
恶
一.è
1.罪过。与“善”相对。《易·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2.凶暴,凶险。《墨子·七患》:“故时年岁善,则民仁且良;时年岁凶,则民吝且恶。”
3.丑,劣。与“美”、“好”相对。《左传·昭》二八年:“昔贾大夫恶,娶妻而美。”《汉书》九九上《王莽传》:“恶衣恶食,陋车驽马。”
4.坏人。《书·康诰》:“元恶大憝。”
5.疾病。《左传·成》六年:“郇瑕氏土薄水浅,其恶易觏。”注:恶,疾疢也。
6.污秽。《左传·成》六年:“有汾、浍以流其恶。”《吴越春秋·句践入臣外传》:“大宰嚭奉溲恶以出。”指粪溺。
7.副词。甚。很。常用于诗词曲中。宋杨万里《诚斋集·三》《见周子充舍人叙怀》诗:“公今贫贱庸非福,我更清愁恶似公。”
二.wù
8.憎恨,讨厌。与“好”(hào)相对。《左传·隐》三年:“周郑交恶。”
9.诽谤,诋毁。《战国策·燕》一:“人有恶苏秦与燕王者,曰:‘武安君,天下不信人也。’”武安君,苏秦封号。
三.wū
10.疑问代词。怎,如何,何。《墨子·经说》下:“则是智,是之不智也,恶得为一?”《战国策·赵》三:“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?”
11.叹词。《孟子·公孙丑》上:“恶,是何言也!”